一岁的儿子被立为太子。
孙太后这般做,也是不想让皇位从朱祁钰这里继承走。
毕竟亲孙子与别人的儿子,她还是要区分对待的。
“人人皆有私情。”
朱元璋也尝试着饮了一口冰阔乐,忍不住感慨道:“看样子这皇后今后也不能从小门小户里去选,没有一丁点决断之意,她们要的不是大明好,而是自己的子嗣好。”
“男女思维差异是很明显的。”
王布犁对于这种事也不好说,难不成天底下真有那么多女人也会去疼爱别人的孩子?
像马皇后这种贤后始终是少数女人。
于谦首先是调兵,南北被操军以及备倭军,运粮军连带着宁阳侯的浙兵全都赶来京师。
然后又下令通州的粮食全都搬到京师来,绝不能留给也先,为了把粮食全都运进来,立即开始撒银子。
朱元璋沉默不语,他发现真到了这种危急时刻,王布犁的撒银子确实是好使。
只要把粮食从通州运到京师二十石,就给一两银子,这买卖对于脚夫而言,可谓是好买卖。
就是得抓紧干。
一下子就发动了周遭的百姓,把通州粮仓里储存的百万石粮食全都运进来了。
粮食在手,再有士卒护卫,守城有什么难的?
“于谦还是有脑子的。”
朱元璋只能把话题引到于谦这个人身上,他则是想着等咱有钱了,也要过一过撒银子的瘾。
没办法,朱元璋实在是穷怕了。
穷的全家饿死,连块下葬的地都没有。
这是刻在他骨子里的。
童年的悲惨生活,即使他现在成了全天下最尊贵的男人,那也改不了这个性子了。
“嗯,岳父所言不错。”
王布犁附和了一声,其实他一直也搞不懂于谦为什么要坐视朱祁镇重新登基这件事。
朱祁钰登临午门代理朝政,右都御史陈镒等奏言
“王振倾危社稷,構陷乘與,请族诛以安人心”。
朱祁钰没有明确答复,毕竟他现在是监国,如今的天子还没死呢。
背后还有孙太后看着。
让他怎么说?
群臣看到朱祁钰犹豫不决的态度,满腔悲愤,哭声震殿陛。
王振的党羽锦衣卫指挥马顺叱骂喝逐群臣,更加激起了群臣的愤怒。
于是给事中王靖奋起抓住了马顺的头发,咬他脸上的肉,怒斥道
“若曹奸党,罪当诛,今尚敢尔!”
群臣随着一哄而上,立时把马顺给活活打死。
不单单这样,群臣并向朱祁钰索要王振的党徒宦官毛贵、王长随二人。
太监金英看到事情紧急,就把毛、王从宫门的缝隙中推出来,也立时被群臣打死。
他们三人的尸首被陈于东安门外示众,军民犹争击尸泄愤。
过了一会,有人又把王振的侄儿王山捆缚了来,众争唾骂。
一时朝班大乱,卫卒声汹汹。
年轻的朱祁钰看到这一幕都麻了。
不单是他麻了。
连朱元璋都有些发麻,似此等朝臣单方面殴打大臣致死的恶劣事件,竟然在咱的大明朝出现了。
礼部都是干什么吃的?
都不知道制止?
哦,礼部官员方才也去拳打脚踢了!
朱棣再一次红温了,如此乱象,当真是丢脸呐。
马顺等被打死,罪有应得,但臣下在殿庭上动武,这也不是正常的作法。
因此,大臣们都感到束手无策。
朱祁钰看着群臣怒不可遏的情状,殿庭上血渍斑斑的样子,感到害怕,想退避到宫里去。
这时,于谦“排众直前”,拦住了朱祁钰,请朱祁钰宣告
“顺等罪当死”,致于殴击马顺等的官员皆“不论”。
朱祁钰又下令把王山缚至刑场,凌迟处死。
王振家族无少长皆斩。
“藉其家,得金银六十余库,玉盘百,珊瑚树高六七尺者二十余株”。
可以说事情完全就不是朱祁镇这个藩王能掌控的了。
亦或者大家都没把朱祁钰当作皇帝,毕竟他只是一个监国,还是没啥实权的监国。
谁会把他放在心里?
什么君君臣臣的,不好使了。
“这一事件起于仓卒之间,于谦当机立断,处理得宜,使得情势很快安定下来。”
朱元璋忍不住再一次夸耀起了于谦,诸多臣子也不知道是被王振迫害了,还是要与他划清界限,总之全都上手了。
辛亏有于谦知道什么叫轻重缓急。
于谦的袍袖挤压的都破裂了,可见当时朝堂混乱的情况。
宦官势力更是不敢给王振说话,至于锦衣卫指挥使被活活打死,锦衣卫哪个人敢上前营救?
“一场大败
第385章 385言南迁者,可斩也!(3/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